/新闻动态/
­

第二届认知系统和信息处理国际会议

中国北京,2014年9. 28-9.30

CSIP 2014征稿启事

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杂志社,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技术协办单位: IEEE 计算智能协会,

中国人工智能认知系统和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名誉主席

Bo Zhang, China

Deyi Li, China

咨询委员会主席

Nanning Zheng, China

Wei Li, China

Lin Chen, China

 Yen Gary, USA

大会主席

Fuchun Sun, China

Jianwei Zhang, Germany

程序委员会主席

Dewen Hu, China

Jennie Si, USA

Guangbin Huang, Singapore

组织委员会主席

Changwen, Zheng, China 

Huaping Liu, China

大会报告主席

Derong Liu,  USA

Zengguang Hou, China

By |三月 17th, 2014|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0 Comments

CALL FOR PAPERS: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CSIP 2014)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CSIP 2014)
September 28-30, 2014, Beijing, China
http://conference.csai.tsinghua.edu.cn/csip2014/index.asp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CSIP 2014) with
IEEE MFI 2014 will be held during September 27-30, 2014, in Beijing, China. This conference is sponsor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in China Press, Institute of Software CAS, and technically sponsored by
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 Cognitive Systems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erospace
Intelligence Contro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he […]

By |三月 17th, 2014|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0 Comments

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教师应邀在iDB研讨会上做特邀报告和讲座

2013年7月22日-23日,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张敏应邀在iDB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with Mentors on Databases, Web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Young Researchers)上做了题为“Understanding and Modeling User Behavior in Search”的特邀报告。副教授朱军应邀在会议上举办了题为“Learning Bayesian Models with Posterior Regularization”的学术讲座。两位老师同时担任会议的指导教师(mentor),为6位与会年轻学者和博士生提供了现场学术指导。

By |九月 3rd, 2013|科研动态|0 Comments

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多篇论文被CIKM2013录用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秦利静撰写的论文“Functional Dirichlet Process”(指导教师:朱小燕)被网络应用领域高水平国际会议The 22nd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CIKM 2013)会议录用为长文。因其天然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贝叶斯非参数模型帮助克服传统固定参数模型在模型选择上的不足,正成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Dirichlet Process mixture model,简称为DPMM)是最常用的贝叶斯非参数模型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聚类问题。论文在传统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对随时间、空间等任意协变量变化的数据建模的函数式狄利克雷过程,有效扩大了传统模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建模能力。

博士生房磊的论文“Exploring Weakly Supervised Latent Sentiment Explanations for Aspect-level Review Analysis”(指导教师:黄民烈,朱小燕)也被该会议录用为长文。该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细粒度的情感分析,模型能够从评论中提取出最能体现评论的维度信息和观点信息的句子,提高了文档级别的情感分类的性能,同时由于引入先验知识,也大大提高了维度分类的性能。

博士生邢千里的论文“Incorporating User Preferences into Click Models”(指导教师:刘奕群,张敏,马少平,聂建云)被该会议录用为长文。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的行为千差万别,提交同样的查询之后,不同用户检验的结果条目数差异巨大,对结果是否点击的选择也不一致。在讲席教授聂建云老师的合作指导下,该论文提出一种对用户偏好进行建模的方法,对Cascade,UBM,logistic等模型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此外,实验室硕士生刘健撰写的论文“A Study of Long-term Search Engine Users’ Behavior”(指导教师:刘奕群,张敏,马少平)被该会议录用为短文。随着技术的进步,搜索引擎一直在提升进步;搜索用户行为在搜索引擎技术改进的推动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借助搜狗联合实验室合作平台提供的长期数据资源,论文分析了较早接触搜索的专家用户与新手用户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搜索在进步,用户也在随之协同进化。

CIKM是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高水平国际会议,今年共收到投稿848篇,其中143篇论文(16.8%)被录用为长文。大会将于2013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By |九月 3rd, 2013|科研动态|0 Comments

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硕士生论文获第六届国际生物特征识别会议“最佳生物特征识别学生论文奖”“

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方驰副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贾强的论文“Generating Face Images under Multiple illuminations Based on a Single Front-lighted Sample without 3D Models”( “基于单张正面光照人脸样本的不依赖于3D模型的光照生成算法”)(作者:贾强、方驰、文迪和丁晓青)在第六届国际生物特征识别会议(ICB-2013)上获得“最佳生物特征识别学生论文奖(Best Biometrics Student Paper Award)”。论文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3D模型的光照生成算法,该算法借助于一个多光照的引导集,可以基于单张正面光样本生成不同光照。在Yale和FRGC人脸库上的大量实验证明了该算法扩充光照描述的有效性。Meta-Reviewers总结的评审意见是:所有评审一致认为,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3D模型的基于单张正面光照人脸样本的光照生成算法,具有独创性和研究价值(All reviewers agree that this paper which presents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facial images under multiple illuminations based on a single front-lighted sample image without estimation of a 3D model is interesting and innovative)。而人脸识别中的光照变化问题仍是该领域中未解决的极具挑战性的困难问题之一。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会议(ICB)是由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共同举办的生物特征识别专业领域影响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本次ICB2013会议于2013年6月4日至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论文的口头报告录用率仅为11%。“最佳生物特征识别学生论文奖”是由IAPR设立的,首先由会议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匿名评审产生候选名单,最后再由IAPR组织的技术委员会投票选出最终的获奖者。

By |九月 3rd, 2013|科研动态|0 Comments

计研114党支部荣获清华大学研究生党支部特色组织生活基金项目实效奖

计研114党支部荣获清华大学研究生党支部

特色组织生活基金项目实效奖

计研114 张永锋 供稿

3月1日下午,在清华大学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研究生特色组织生活基金项目实效奖颁奖会上,经过院系推荐和校级评审,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授予全校22个党支部该奖项,其中计算机系计研114党支部的特色组织生活“我爱新家园,北京新居民调研服务”项目,作为计算机系本次唯一获奖支部荣获了该奖项。

“我爱新家园,北京新居民调研服务”项目由计研114党支部支书杨倩文牵头拉动,与唐家岭社区唐土居委会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的唐家岭村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个“蚁穴”,这里曾经聚集了因“高知、弱小、群居”而被成为“蚁族”的社会群体,这也是今日中国最具话题性、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蚁族”走上时代议程的前台绝非偶然,这个“现象级”群体浓缩着当代社会众多社会因素。该项目的目的就在于深入唐家岭社区内部,仔细调研曾经的“蚁族”群体目前的状况。

项目从2011年10月22日展开开始,一直到12月15日整体结题为止,历时共一个月零三周,共包括前期沟通、访谈调研、社区服务以及整理总结五个阶段。

在调研访谈环节中,计研114党支部主要对“新家园”建设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对唐家岭和土井村的党支部书记罗书记,以及现任的唐家岭社区党支部书记马书记进行了访谈,通过他们的帮助,了解到现在唐家岭地区的情况。

对于唐家岭旧村的管理情况,目前最后一批人员已经在唐家岭周围地区找到了房子,特别是在拆迁到唐家岭新社区建设完成之前,居民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面对蚁族何去何从的问题,唐家岭新区的马书记根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告诉我们目前这些北漂一族一部分因为对住房的要求,向更北面的村子转移,而另外一部分,根据现有的唐家岭地区建设情况,准备进行新房分配后,继续租住条件改善后的新房。

为了与唐土居委会和唐家岭社区党支部建立长期的交流关系,计研114党支部在唐土社区居委会和党支部社区服务站中开展了社区服务活动,热心帮助社区服务站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训,受到了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通过访谈调研、社区服务以及一些深入的交谈,党支部的同学们也有了很多新的启发,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基层社会和组织有很多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需要每一个有志青年去完成。我们需要真正调动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责任不应仅仅体现在一句简单的口号上,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真真正正地走入基层,为基层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才华和力量。

By |八月 26th, 2013|学生活动|0 Comments

计研114本学期第一次班委会

计研114 张永锋 供稿

 

2012年2月26日,也就是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在班级党支书杨倩文、班长张婉鑫的组织下,计研114的全体班委们准时聚在一起,讨论和部署本学期的党班团工作。

讨论主要围绕几个重点问题展开,分别是马上就要到来的女生节活动、本学期几次组织生活的课题与形式,以及本学期暑期实践的想法和实施。

1

在女生节活动方面,班委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活动的有趣性、难忘性,另一方面也主要考虑同学们的时间安排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保持一定的神秘性。在时间安排方面,为了让同学们参加活动更方便、同时使活动更丰富有趣,大家提出了两种都比较好的方案,但是还是难以确定,最终大家用投票这一“分歧仲裁机”解决了问题。

2

组织生活是每学期党班团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组织生活这一平台,大家可以学习研讨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或者深入社区社会、加深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直观体会,甚至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过仔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学期的组织生活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在保证内容丰富、货真价实的基础上,努力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让大家喜闻乐见、在欢乐中收获知识;二是想大家之所需,让大家在组织生活这个平台中真正能收获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另一个重头大戏就是本学期的暑期实践,这也是班级的第一次暑期实践。在思考暑期实践的主题、方式的过程中,大家逐渐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我们一方面一定要充分利用系、院、校的各种宝贵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思考、调查大家的实际需求,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暑期实践一方面不能流于形式、成为吃喝玩乐的集体旅行,另一方面也要让同学们喜闻乐见、积极参与、有所收获。因此考虑大家的实际需求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经过仔细的讨论商榷之后,初步达成了几个意向:一是从大家的专业技能需求出发,积极联系国内著名大型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单位,让大家近距离、高深度、全方位对中国的大型机研究现状、功能、发展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大家对计算机科学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兴趣;二是从大家的职业规划需求出发,积极联系相关地方和组织,最好能够使大家对科研、产业、从政等各种职业方向都有更深更全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模糊的感觉上。

认真讨论,同时又开心八卦是每次班委会的风格,这次也不例外。在讨论、商定和落实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后,大家八卦了各自寒假和过年的开心人、开心事,班委会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紧张而又充实的新学期又开始了!

3

By |八月 26th, 2013|学生活动, 研究生园地|0 Comments

第四次党组织活动计划书

第四次党组织活动计划书

——特色组织生活之一

活动名称  中国互联网企业风云——莘莘学子展辉煌

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3日(周四)晚20:30-22:00

活动形式            讲座、主题讨论

 

活动简介

一、活动目的

清华大学博士生实践服务团是加强清华校地、校企联系,科技传递、人才交流的重要纽带,是高端的博士生实践公益服务品牌。博士生实践服务团本学期校内报告旨在丰富党组织生活内容、提高党员综合素养,为此准备了涉及各个专业领域的专题讲座和小型报告。

交叉信息研究院、计研114班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对互联网的发展及现状有相关背景知识,该领域也是大多数同学未来将要进入的领域,因此进行互联网企业的探索和评论具有相当意义,特别是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此次活动也致力于办成针对所有同学的讲座活动,希望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讲座主题和内容

  1. 中国互联网企业近20年来的发展
  2. 中国互联网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三、论坛主题

目前搜集到的热点问题:

中国互联网企业相比于Google,微软,有何优势劣势?

互联网企业是否应该依托于研究?

等等,等待各位同学的补充。

四、活动流程安排

20:10-20:20  签到(请党员同志们提前到场签到,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入场)

20:30~~     主持人宣布开始,介绍到场老师、介绍主讲人

20:30-21:00  主题讲座:中国互联网企业风云(讲座最多30min,灵活)

21:00-21:30  论坛,答疑(党员、预备党员必须发言,积极分子自愿发言)

21:30-21:40      主持人总结,请老师进行点评(需要和老师进行接洽)

21:40-22:00  《支部奖励规定》,提出意见,进行投票

支部负责人确定

支部下一步活动工作部署:特色组织生活——“我爱新家园”社区服务调查项目 启动

备注:自我介绍,在主题讲座总结之后,主题讲座时间为45min,老师点评之后可以进行其他活动,根据时间灵活进行。

五、活动对象

计研114、交叉研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并适当扩大到非党员

六、活动时间、地点

2011年11月3日晚(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主讲人:姜昌浩

主持人:张永锋

联系人:杨倩文

清华大学计研114班党支部

By |八月 26th, 2013|学生活动, 研究生园地|0 Comments

“我爱新家园”北京新居民调研服务

“我爱新家园”北京新居民调研服务

——唐家岭社区

一、      项目背景及意义

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经济发展飞速的特大型城市,随着北京市的发展,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口的增长。从“十五”期间,北京市每年增加约35万人,进入“十一五”后,北京人口总量增长迅猛,每年增加52万人。“十二五”期间,这个增速和趋势“不会减缓”。因此,居高不下的流动人口比例成为北京市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从09年开始,北京市向一部分非京籍人口开放了公租房项目,其中一项包括“新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被称为“北漂”。北漂和外来务工人员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大多数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投身商业贸易,但是他们很多是白手起家,在北京的生存条件艰难。他们与外来人口中比重最高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起,聚集在京郊、租房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这也形成了一个社区、一种文化——被称为他们的“新家园”。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日前指出:没有广大来京务工人员的参与和努力,就不会有如今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北京。要把来京务工人员作为北京的新市民,在政治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解决好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次活动的意义就是为了进行实地调查,真实地记录他们的问题,帮助我们了解新市民的生活,通过与他们进行访谈等形式的沟通,去理解他们的文化,发掘其中的内涵。

作为一个研究生党支部,通过社会调查了解这些外来人员的生活情况,反映他们的问题,找到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了解目前的发展情况。而通过为他们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服务,可以让他们了解清华大学研究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宗旨。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这些新居民的生活,深入基层,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困难,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类的服务,进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      项目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唐家岭社区,这是位于位于北京市区西北五环外的西北旺镇的小村庄。它是被称“蚁族”集聚地(大学毕业生聚居村),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只有一路之隔。当地聚集了5万名以上外来人口,包括1.7万名大学毕业生。

通过与社区联系建立关系后,我们准备开展以下形式的活动:

(1)     参观走访

通过唐家岭党支部及村委会帮助,调查唐家岭“新社区”的建设情况,了解租房信息,住房面积,以及是否提供流动人口廉租房等。

(2)     调查问卷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了解他们对社区和政府提出的问题。调查居民生活状况,如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IT相关企业的信息。

(3)     社会访谈

访谈外来务工人员及普通村民,了解近几年唐家岭的发展及问题。

(4)     社区服务

社区敬老院及社区居民的相关服务,同时我们准备了一些办公资料,帮助村政府办公环境的计算机维护或培训,以感谢村党支部的帮助。

与党支部联系希望达到长期合作关系。

三、      项目开展计划

进度计划:

1、2011年10月22日-11月10日:初步准备,联系调研服务单位

调研服务主要在北京市新居民聚集点开展,首先要与社区(联合其党支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2011年11月10日-12月10日:开展调研活动,包括参观、调查问卷、访谈、社区服务等活动

(1)深入社区,采访当地的新居民,参观新居民住所,统计居住面积、环境等信息

(2)发放问卷调查居民生活状况,如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对工作和政府关怀的期望

(3)帮助社区完成相关服务,帮助联系支部的计算机维护或培训等工作。

3、2011年11月28日-12月15日:整理资料,对新居民的生活现状做出评估,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事实依据

四、              项目负责人

杨倩文           yang_qianwen@yahoo.com.cn             18600162895

张永锋           zhangyf07@gmail.com                       15801295298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研114党支部

By |八月 26th, 2013|学生活动|0 Comments

春韵 童趣 ——记计研124班上庄水库春游

5月11日星期六,阳光很灿烂,春意正盎然。计研124班迎着清晨的小微风到达北京西北郊的上庄水库,开启了热热闹闹的春游模式。

蓝天绿树,湖面波光粼粼,大自然的呼唤让每个人都卸下了平日的疲惫。同学们一起在湖边吹风照相,一起在草地上打闹玩耍,一起打球下棋玩桌,一起钓鱼飞镖晃吊床,还有很多充满童年回忆的游戏,比如荡秋千和跷跷板,大家成群结伙,摇摇摆摆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就像小时春游一样,简单、快乐,只要心里还有童趣,我们就一直年轻着。

P1030580

图1 欢乐跷跷板进行时

午餐时间,迎来了春游重头戏——自助烧烤,大家纷纷拿出一副“烧烤店主厨”的架势,添碳、煽风、烤串,还带着吆喝。一边烤着,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一边笑着,以茶代酒共敬这欢乐的时刻。淡淡烟雾中有淡淡的串香味儿,还有浓浓的友情,不要问谁烤的串儿最好吃,因为我们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青春。

P1030556

图2 你烤串来我煽风

有树有水,有风有云,有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有好吃的还有好玩儿的,有八卦有笑声,这就是我们欢乐的春游。最后,撑起拉风的大班旗合影留念,定格下了一张张花枝乱颤的笑脸。

IMG_9271

图3 大合影

本次春游活动,不但让同学们走出纷扰的城区、走近大自然,感受北京难得浓浓的春韵,更让大家在游玩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加强了班级的感情建设,为班级的后续工作开展做了良好的奠基。

春韵,童趣。计研124,一路同行。

By |八月 26th, 2013|学生活动|0 Comments